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偶然发现知乎分享必须登录才能看全文,知乎在bing上不显示简介了,似乎开始走CSDN的路子。评价下知乎如何作死,然后重回10年前自建博客的心态,顺便总结下个人的知识管理体系。

个人知识管理的诉求

便利的文档编写

10年前,我一度认为reStructuredText会成为文档编写的标准,下注reST写文档,因为相比Markdown,它有更优秀的设计、一致的表达、丰富的格式。但现在来看,Markdown成了事实上的语言标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上手,加上GitHub加持,以及后来一众编辑器的兼容,想离开Markdown都不可能了。
所以,Markdown是简单获得了用户,用户基数又让各编辑器产品选择首先支持它,然后变成了行业最流行的标准。
那么我们得到结论,面向普通大众的产品,最重要的属性是什么?简单、简单、还是简单!
Notion在语法上基于Markdown拓展出了更丰富的格式,也简化了编写,进一步让文档编辑变得简单。飞书、钉钉,紧随其后,同样推出类似的编写语法。不过脱离这些文档工具后,大众还是得回归Markdown的语法,有太多的软件应用,只有熟悉Markdown才能做到快速编写文档。

丰富的语法表达和漂亮的渲染

语法表达上,随着大家的习惯逐渐统一,各语言的表达标准也趋于统一,没有太多歧义。以Markdown为骨架,经过拓展和集成第三方语言,基本上期望的表达效果都不会少。
剩下的就是渲染引擎对语言的支持,以及各前端工程师自己的审美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先挑有前途的渲染引擎,然后再挑模板,最后自己做一些微调。

方便分享

文档除了一部分给自己看外,还有一部分是用来分享的。撇开传统的word发送模式,链接分享是一大诉求。
博客园、CSDN、知乎等,是以社区生态和流量为主的分享;Notion、钉钉、飞书等是以协同编辑为主的分享。除了这两类,还有独立站式的个人分享,相当于是自己的网络家园和身份。

便利的文档管理

每个文档佬手里都会攒下一大堆存货,如何整理和查阅是一个大难题。
分类和标签是两大文档管理工具都得有的功能,现在又流行起了双链,似乎在文档量足够大的时候,能够摆脱复杂的分类和标签系统,能够随时随地对文档进行关联和分类,再通过知识图谱进行查阅。
标签我基本上没用过,太耗费精力,还难做到统一。知识图谱理论上是比较好的一种文档整理方案,可以摆脱归类的麻烦,实现灵活和多对多的归类,但目前,大部分情况下分类加关键词搜索还是最简单的方案。
在双链和知识图谱上,Obsidian做得很好,Notion、钉钉、飞书也不差。

数据安全

主要是数据备份,虽然大部分笔记软件都支持导出,但是不会有人会有备份的习惯,最好是存在自己可控的本地和云端,防止账号丢失,或者知识管理软件自身问题导致的数据丢失。
Obsidian这块没有问题,以Markdown文件方式存储,其他云端软件都没法保障,甚至有的导出数据都困难。

可玩性

Obsidian的插件系统,可玩性极高,要什么功能都能实现。Notion的API,数据库也是非常好用。其他大多数软件的可玩性都很差,太过于封闭。

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

基于诉求,对比几款用过的软件(1为最差,3为中等,5为最好)。
Obsidian
Notion
钉钉/飞书
知乎/博客园
语雀/有道云
方便编写
5
5
4
1
3
丰富语法
5
5
4
1
3
方便分享
1
4
3
5
2
文档管理
5
4
3
1
3
数据安全
4
3
2
1
2
可玩性
5
4
3
1
2
通过对比,Obsidian和Notion基本上是吊打其他几类知识管理软件。钉钉和飞书放在这里对比不太公平,因为他们的优势是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和分享,对于个人而言优势不大。Obsidian最大的优势在于插件系统,能够拓展出无数玩法;Notion的优势在于分享相关的功能,还附带数据库及API,也能拓展出丰富的玩法。
那么知识管理系统最佳的方案,是以Obsidian为主做知识管理,Notion为主做分享。
目前的综合方案是:
以Obsidian为主做知识管理,以Notion为主做分享。Obsidian使用插件,调用Notion API将需要分享的文档同步到Notion中,虽然都基于Markdown语法,但Obsidian和Notion的文档语法不尽相同,加上目前的插件不够完善,容易出现Notion API调用失败的情况,对于需要分享的文档,采用简单语法编写即可。
Notion端,可以采用Notion数据库管理要分享的文档,并开放出来给渲染引擎调用。目前采用的是NotionNext建立独立站,托管到Vercel。Vercel国内被墙,直接通过链接无法访问,可以采用Cloudflare的DNS解析自己的域名,用CF的CND加速即可绕过。
至此,需要分享文档时,直接在Obsidian文档上添加分享属性,用插件推送到Notion数据库即可。托管到Vercel的渲染引擎会从Notion数据库中解析最新的数据,渲染出来供浏览器访问。

回顾过去

十几年前开始在博客园写技术博客,怎么写怎么不舒服,除了社区分享,没啥优势。折腾过用其他软件写,然后推送到博客园的方案,同样难受。后面干脆分开,用有道云笔记的工具做文档整理,想分享的时候再偶尔去博客园写写,分享的激情过后,就完全断了这念头。
11年前,折腾独立站,用Pelican生成静态页面,Jinja2做模板,自己调前端渲染,reST编写内容,文件夹进行管理,托管到github pages上面,就这样还坚持写了两年的博客......
而后,就创业了,不写博客了。对个人而言,专注基于笔记的知识管理,对团队而言,专注基于Confluence的团队知识管理。
Atlassian全家桶是行业永远的神,Confluence做知识管理,Bitbucket做代码管理,Jira做项目管理。Atlassian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专业度,至今大部分行业软件都是不如的。虽然阿里系的钉钉,腾讯系的飞书,在知识管理一项上,要比Confluence好很多,但这也只是因为时代进步,很多技术都有了提升。在项目和技术管理上,新的DevOps理念也比以前的先进很多,但同样也是时代技术进步的原因。排除DevOps技术不谈,在纯粹的项目管理技术和理念上,现在大多数项目协同工具和技术,依旧不如Jira的理念,或者说大家都是在Jira的影子下发展自己的项目协同技术和理念。而Bitbucket,曾一度在很多功能体验上比Github好很多,更不用说国内的那些git平台的功能了。只可惜,在商业化上,Atlassian的模式太守旧,无法扩大影响力,最终只能被淘汰。
个人知识管理,经历了Notion,到语雀,再回到Notion,再到Obsidian,再到Obsidian+Notion。虽然也折腾过钉钉和飞书,但都是对团队的,个人使用始终提不起兴趣。
而在分享上,随着知乎的作死,也让我决定放弃社区平台了,似乎社区平台都会走向作死的路,前有CSDN,现在有知乎。还是搞搞独立站,能把控一致性和稳定性,会比较长久。

知乎的作死和知识管理体系的未来

把知乎和各类笔记软件对比似乎不太公平,因为它就是主打的社区影响力+流量,而完全谈不上知识管理。而知乎的动作,却把自己逼向用户需求的对立面,强制用户必须登录才能阅读全文,以及禁止bing搜索引擎显示摘要(不知道是不是知乎主动搞的),大大削弱了自己的产品优势。这种动作可能短时间能够提升新用户指标,但是长时间来看势必大量用户出逃。每种产品都有它自己的市场容量,最应该做的是优化内部,提升人均效益,而不是强行打激素为了短期利益而影响自身健康。或者,也可以基于自身产品的优势,去拓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知识分享社区平台,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产品,最终命运似乎都殊途同归,用户折腾不起在不同平台上倒腾自己的内容。那么,长久之计,还是独立站,完全由自己掌握自己的网络阵地。
随着技术的发展,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可能会进一步整合类似知乎等平台的社区影响力和流量的需求,能够实现方便的从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站,能够基于评论、留言、流量统计等第三方平台发展出统一的社交流量入口。只是商业化的方案还需要探索,否则又会走上CSDN的老路。在商业化路径不明晰,但是有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推动这种目标实现的,可能只有开源社区了,这永远是推动技术进步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方式。
消失的这几年,想要写点东西快速部署ROS2开发环境
Loading...